新闻中心

农技人员田间“把脉” 科技护航确保夏粮稳产增收

2025-02-14  武进日报

  农技人员田间“把脉”

  人勤春来早,麦田管理忙。当前正值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,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开展小麦苗情调查,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。

  记者昨天跟随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来到前黄镇联庆村的一片麦田,只见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,农技人员正在认真调查叶龄、分蘖发生等指标,并详细记录数据。

  “这片麦田属于一类苗,根系发达,分蘖发生良好,平均亩茎蘖数达48万株,只要后期管理到位,产量有保障。”区农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种子(作栽)科科长徐正蹲在田埂边,一边拨开麦苗检查生育情况,一边向种植户李臣讲解管理要点。

  据农业部门调查,受去年秋播期墒情影响,全区4万亩小麦生长进程较上年推迟7~10天,目前,一、二类苗占比超过85%,主推的扬麦28、镇麦15等高抗逆品种表现突出。“这类田块需要抓住近期降雨前的窗口期,每亩追施8至10公斤尿素,配合中微量元素肥,促进弱苗转壮。”徐正建议。

  针对今年苗情特点,区农技部门专门制定了分类管理方案。对于长势旺盛的一类苗田块,建议推迟拔节肥施用时间,通过无人机喷施矮壮素控旺防倒;二类苗田块则结合天气预报,在雨前追施速效氮肥,促进分蘖成穗;对于生长滞后的三类苗,采取“水肥协同”策略,增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,同步修复沟系确保排水通畅。

  据悉,今年全区化学除草工作将于2月下旬全面启动。“去年冬季播种偏迟,进行冬前化除的麦田不多,适时开展春季化除既能提高除草效果,还能避免倒春寒导致冻药害。”区农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植保科科长周丹介绍,目前各镇正在准备除草剂、植保无人机等,待气温稳定后立即开展统防统治。

  “3月中旬将重点防控纹枯病和蚜虫,推广‘一喷三防’技术,实现防病、治虫、抗逆一体化。”周丹说,农技人员正在对全区2台自动虫情测报灯进行校准,每日分析病虫害发生趋势。与此同时,区级农技专家通过田间课堂、微信联络群等方式,将《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明白纸》《春季麦田化学除草技术明白纸》送达全区3万余户种植主体。“遇到问题可以随时联系专家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前黄镇农户郭飞指着微信群里的实时技术指导说道。

  记者手记

  春耕一线涌动的不仅是勃勃生机,更是“藏粮于技”的生动实践。区农业农村局此次下沉式调研,既是对“强化农业科技支撑”要求的积极响应,也展现出政府部门靠前服务、护航粮食安全的担当。随着农机的轰鸣声在田野回响,科技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,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

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微信公众号"今日武进"

精彩推荐